新闻资讯

监护权的剥夺有哪些权利

作者:重庆侦探 日期:2024-12-12
监护权的剥夺有哪些权利

一、监护权的剥夺有哪些权利

监护权遭法律剥夺后,原监护者丧失对被监护人的身、财监护权,包括生活、教育、医疗决策及财产管理权。同时,其在处理关乎被监护人利益的事务时将丧失代表权,面临一定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六条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三

)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

二、监护权剥夺后

如何恢复权利?

监护权被剥夺后,恢复权利需满足一定条件。若因监护人侵害被监护人权益等法定情形被剥夺监护权,只有在被监护人的权益确有必要得到监护,且监护人确有悔改表现等情况下,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恢复监护权。申请时需提交详细的证明材料,如监护人的悔改情况、被监护人的生活状况等。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若认为恢复监护权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利益,会作出恢复监护权的决定。整个过程需遵循法定程序,以确保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妥善保障。

三、监护权的变更需遵循哪些程序

监护权变更通常需遵循以下程序:首先,若双方能协商一致,可签订变更协议,明确新的监护人及相关权利义务等,并到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使其具有法律效力。若无法协商,一方可向法院提起变更监护权诉讼。起诉时需提交相关证据,如原监护人有虐待、遗弃等不利于被监护人的行为,或自身抚养条件更利于被监护人等。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和关联性等。经审理,若认定变更监护权更有利于被监护人,会作出变更监护权的判决。整个过程需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以确保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监护权被剥夺后,监护人不再享有对被监护人的人身和财产的监护权利。这包括对被监护人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决策权利,以及对被监护人财产的管理和支配权利。同时,被剥夺监护权的人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例如在涉及被监护人利益的事务中不再具有代表权。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175506287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